2024年3月27日 星期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辽宁省委员会

首页>>政协概况>>详细页

首页 > 政协概况 > 文史资料

人民政协的恢复重建——人民政协的发展历程和历史作用(五)

2021年11月12日 文章来源:友报
打印文本
【字体:

马国峰

友报2021-11-12期A06版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政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977年8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重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并指出为了完成这个战略任务,必须加强统一战线工作,作出建立包括党派关系在内的广泛的统一战线的重要战略决策,并建议在适当的时候召开五届全国人大和五届全国政协会议。

1977年12月,政协全国委员会第四届第七次常委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标志着自1964年召开全国政协四届一次会议以来中断了十三年之久的人民政协组织终于得到恢复。这是人民政协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

1978年2月,政协全国委员会五届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民政协第一次召开全国政协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选举邓小平为全国政协主席,标志着人民政协工作的正式恢复。邓小平在闭幕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说:“这是一个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大会,是一个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来共同实现新时期总任务的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这对于发展我国革命统一战线,活跃国家的政治生活,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此开启了中共执政的历史新时期。从这次会议开始,中国共产党进行了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彻底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指导思想,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党的历史性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建设进入了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中心任务的新的历史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发布后,政协全国委员会组织在京的常务委员对公报进行了学习。常委们热烈拥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战略决策,认为政协工作的重点也必须随之转移,表示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做到“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团结一致,振兴中华”。恢复后的人民政协在落实政策、平凡冤假错案的同时,开展了四方面的主要工作和活动:一是组织委员共议国家大事。在京的常务委员多次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报告会、座谈会,听取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报告和专题报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送中央领导、人大常委会和有关部门参考。二是工作组开展活动,反映民意。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参照以往工作意见并根据工作发展需要成立了12个工作组,参加工作组的委员占在京委员的80%以上。一年多时间里,组织了近百次有关国内外形势、经济建设、民主与法制、科学技术、文教卫生、侨务、民族、宗教、工商业等问题的报告会、座谈会,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三是组织委员参观了解实际情况。政协全国委员会组织部分在京的委员和文史专员参观工业、农业、文教、卫生、科技、部队、街道等多个部门12个单位,就北京市经济建设、科学教育、文体卫生等各方面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共327件。四是积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学习讨论。1978年5月,全国思想领域掀起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刚刚恢复的全国政协也不例外。政协全国委员会部分委员、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各界爱国人士近200人分别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并组织了两次联组讨论会进行热烈讨论。这些学习和讨论对于解放思想、发扬民主,团结起来向前看起到积极的效果。

1979年6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开幕会上阐述了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这成为新时期指导人民政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