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辽宁省委员会无障碍浏览

统筹兼顾建设现代化美丽中国 ——住辽全国政协委员热议协调发展

时间:2022年03月11日

来源:友报

|

Aa

字号:

友报记者邸铭旭

 

 

2022年是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之年。要下好这盘振兴大棋,需要有谋划全局的大视野、大境界。连日来,住辽全国政协委员围绕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相关议题展开讨论,建诤言、献良策、出实招。

抓好粮食供给推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强调要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强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这坚定了我们围绕耕地保护履职尽责的信心和责任感。”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后,农业界委员潘元松倍感振奋。

潘元松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保护好耕地指明了方向,必须不折不扣落实到各地方各部门。他建议,要坚决防止“崽卖爷田不心痛”,在各类项目建设时,以不占耕地为原则,从严、提级审批。要坚决防止“狸猫换太子”,全面提高耕地占补平衡的质量,坚决打击占优补劣现象,以占优补优为原则,高度重视优质耕地征用时其耕作层的保护和利用。要坚决让保护措施“长牙齿”,对不认真履行耕地保护职责的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严肃追责,对破坏、乱占耕地的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

同为农业界的住辽全国政协委员刘凤之表示,要以科技创新助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落实,依靠科技创新加强耕地保护,确保粮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刘凤之表示,要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通过科技创新确保种业自立自强,保障种源自主可控,打好种业翻身仗;通过科技创新把优良品种选育出来,切实实现藏粮于技。要通过科技更好实现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并科学合理开发非耕地资源、发展非耕地设施高效农业,不与粮争地,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蔬菜、水果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

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发展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民生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界三位委员发言时,多次插话询问群众的生活、交通和旅游发展情况,对委员提出的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机制的建议予以肯定,同时指出要政策精准、一步一步实现。总书记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

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的住辽全国政协委员朱建民表示,要结合当前形势,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来学懂弄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来统一思想、指导实践,认真开展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方面的调研,精准找到短板,高质量地建言献策,为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住辽全国政协委员何伟深受鼓舞。“我感受最深的是,总书记强调社会保障体系要实现制度安排更加公平、覆盖范围更加广泛,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

针对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高发、低龄化、重度化趋势,何伟建议加快推进数字化近视防控体系建设,通过科普教育先行、数据平台搭建、智慧医疗赋能、公卫科研立项、公益项目落实等方面推动近视防控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我将继续深入基层,通过创新科技为百姓的眼健康服务,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的建设贡献力量。同时,也将继续在推进基层医疗保障、提高基层卫生预防能力等方面建言献策。”何伟说。

助推产业升级助力“双碳”战略

2021年,我国迈入“碳中和”元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各行各业都在以落实”双碳”目标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住辽全国政协委员朱建民为破解辽宁石化产业“炼”有余而“化”不足、“粗”有余而“精”不足的产业结构瓶颈问题“支招”。他提出,要建设世界级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支持辽宁建设世界级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既符合辽宁省情也符合东北振兴战略。”

住辽全国政协委员陶桂芳认为,辽宁发展石化产业需要央企与地方深化合作。陶桂芳提出,要支持央企与地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将抚顺石化公司作为央企与地方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促进央地深度融合,发展上下游配套的精细化工产业,共同打造高端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抚顺石化公司与抚顺高新集团对接,通过产业链协作配套,提高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率,努力打造成辽宁省深化央地合作样板。并且支持抚顺石化公司布局重大项目,加快项目可研报告批复。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资源环境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很大差别,整体上实现‘双碳’目标,应建立在各地区根据自身特点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住辽全国政协委员刘中民建议,从“全国一盘棋”的高度,在系统性布局的基础上,遴选代表性区域优先开展“双碳”综合示范,验证一批多能融合技术并开展集成示范,为全国同类型区域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方案,以点带面带动全国同类型区域绿色低碳发展。

“建议优先选取青藏高原、陕西榆林、山东省和辽宁省开展多能融合综合区域示范,代表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刘中民说,青藏高原是生态固碳与清洁能源输出地的负碳区,陕西榆林是化石资源富集区低碳化发展的减碳区,山东省是新旧动能转换推进绿色增长的去碳区,而辽宁省是高碳排放产业转型升级的控碳区。同时,对于先期进行“双碳”综合性示范的区域,根据区域特色给予相应的鼓励性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