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辽宁省委员会无障碍浏览

刘凤之:发挥专业优势 扎实履职尽责

时间:2022年02月25日

来源:辽宁日报

|

Aa

字号:

辽宁日报记者 关艳玲

 

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有效衔接;在北方生态脆弱区推广干果林木种植;进一步完善国家科研项目管理……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全国政协委员刘凤之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深入调研,扎实履职尽责,提出了一个个有质量更有温度的提案。

“实现北方生态脆弱区的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既要解决绿起来的问题,又要解决富起来的问题,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需并重。”刘凤之说。

在调研中,刘凤之发现,北方生态脆弱区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产量低且不稳,为增加产量,农民往往过度开垦,加剧了水土流失,形成恶性循环。在这些地区,种植玉米以外的杂粮杂豆等一年生草本农作物,依然要露地耕作,对土壤保护性差,而且不能保持常年有稳固的植被,生态效益不高;同时,相比种植经济作物,玉米种植省工省力,如果没有国家政策的引导和调节,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的意愿不强。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刘凤之提交提案,建议在北方生态脆弱区推广干果林木种植,实施藏粮于林,并围绕深化结构调整、加大干果林木良种培育和推广力度、政策扶持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刘凤之的建议给予充分肯定,并逐条进行答复。

围绕科研项目立项与实施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刘凤之建议,进一步完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决策机制,确保立项过程公开透明;推动专业管理机构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管理,加强研发任务绩效考核,由重过程管理向重项目考核目标、标志性成果或对产业支撑发展的贡献度转变。根据任务需要科学合理设置科研项目执行期,特别是农林类研发项目具有实施周期长和季节性强等特点,应适度延长实施期。此外,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刘凤之还围绕实施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提出建议。这些提案均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国家各部委对政协委员提案落实答复具体认真,与委员通过电话、见面等方式深入沟通。我对提案办复及办理落实很满意。”刘凤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