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2023年01月16日 来源:北国网 辽宁日报

  主持人:本报记者 赵婷婷 刘 璐

  嘉 宾:省政协委员 乔春雷 许华勇 刘海瑞

  

  主持人:去年,辽宁粮食总产量496.9亿斤,单位面积产量排全国第四名,粮食主产省地位进一步巩固。您认为我们还应从哪些方面发力,为“中国饭碗”贡献更多更好“辽宁粮”?

  乔春雷:2022年辽宁粮食再获丰收,主产区地位更加稳固,单产优势更为突出,我们在保持全省粮食安全形势稳中向好的信心的同时,也要有稳中有忧的意识。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提产能的要害部位,我省粮食播种面积连续5年稳定增长,与多年来层层压实耕地红线目标责任,将粮食播种面积落实到农户和地块等举措密不可分。在继续坚持的基础上乘势而上,还要抓住高质量农田建设这个关键,不断完善技术标准、加大资金投入,为“2035年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奠定坚实基础。

  生态保护是粮食生产的最终遵循和落脚点。不同于工业生产,依靠科技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只是一时之策,坚持科技赋能与生态保护齐头并进,才是长久之计。例如,在生产层面,既要大力推进农机技术、种子技术、人工智能等科技层面的创新,也要改良和推广黑土过冬、耕地深翻、秸秆还田、休耕轮耕等生态手段,积极开展土壤生态修复,着力提升耕地地力。

  从过去的实践看,粮食储备尤其是中央储备,在维护粮食安全方面效果也十分显著。中储粮辽宁分公司在全省14个地市科学合理布局,做到了“有粮的地方都有我们的粮仓,用粮的时候都能用到我们的粮”,很好地保障了全省粮食产业链供给链稳定,助力丰产增收。

  保障粮食安全,也是一道“加减”运算题,做加法,抓增产不容忽视;做减法,抓节约减损也同样重要。粮食在收获、储运、加工、销售以及消费等环节均会产生损耗,说它是从田间浪费到餐桌毫不夸张。必须树立“节约减损就是增产”理念,从收、储、运、加等全链条各个环节上发力,深入推进节粮减损专项行动,构建节粮减损与提质增效融合促进、与产业升级同步推进的良好机制。

  许华勇: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应围绕耕地保护、种业振兴、科技支撑三个方面发力。

  首先,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形成保护更有力、执行更顺畅、管理更高效的耕地保护新格局。进一步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坚持用地养地相结合,有序推进休耕制度,持续改善土地质量和生态。

  其次,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建议政府部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省级层面的种业发展专项资金,综合采用前资助、后补助、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种业基础研究、种质资源保护与鉴定评价、重大良种攻关、优良品种推广等。同时,加强政银企对接,建立贷款风险分担、补偿、贴息等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种业企业的贷款投入,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此外,还应该加强科技支撑,深化产学研融合。辽宁农业科研资源丰富,但多数成果未能实现产业化。要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种实现产业化生产。

  主持人: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对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对这个问题您有哪些建议与看法,怎样才能更好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

  许华勇: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归根结底是种地收益不高。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让农民的种粮收益稳中有升,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关键。要提高科学种植技术,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农机具,推动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从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资金补贴,提高对补贴资金的监督力度,让补贴资金真正落实到实际种田农民手中而不是有田者手中。

  刘海瑞:如今,年轻一代愿意留在农村的不多,愿意务农的更少,种粮农民年龄偏大,体能跟不上,种粮积极性自然不高。针对这一现象,可以通过发展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方式缓解,逐步做到“散户”变“大户”、“小田”变“大田”,以适度规模化种植解决“谁来种地”问题。同时,还要加强系统性培训,提高农民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打造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