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辽宁省委员会无障碍浏览

民革辽宁省委提出 促进生态环境与渔业和谐共建

时间:2021年12月08日

来源:友报

|

Aa

字号:

友报记者王春棠

背景提示

我省是全国最早建设海洋牧场的沿海省份。海岸线全长2292.4公里,海域面积15万平方公里,滩涂面积2070平方公里,近海生物品种繁多,为推进海洋牧场建设提供了良好基础。近年来,辽宁海洋牧场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初步形成了集海上观光、休闲垂钓、潜水采捕、特色餐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海洋牧场产业体系。

 

“利用好我省海域资源,大力发展海洋养殖业,加强海洋牧场建设,提高海产品自给比例,既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担当,也是辽宁海洋渔业发展的职责所在。”民革辽宁省委提出,促进生态环境与渔业和谐共建,加强我省海洋牧场发展。

民革辽宁省委在调研中了解到,我省海洋牧场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发展空间不足、地区间发展失衡、产业化程度不高、资金投入不够等问题。“只有进一步提升渔业设施装备水平,完善支撑服务体系,促进生态环境与渔业和谐共建,才能全面实现辽宁省海洋牧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海洋牧场建设,民革辽宁省委建议,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出台支持海洋牧场发展的财政政策,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海洋牧场建设规模及品牌推广。积极推进财政制度配套改革,通过财政拨款、政府贴息、政府购买服务、“后补助”等形式,加大对建设海洋牧场的重点企业、重大海洋科技项目、技术研发中心的扶持。

如何强化科研力量,更新现代装备配备?民革辽宁省委提出,加强产学研结合,整合海洋科技成果,推进海洋渔业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现代渔业发展。引进新材料、新工艺,以新技术、新装备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加强基层渔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搭建渔业信息多功能交流平台。同时,加强海洋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引进专业技术型、科技创新型人才,积极开展相关培训,提高渔业从业人员整体水平。

为完善法律法规,民革辽宁省委提出,加快推进海洋牧场相关配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修订,完善创新海洋牧场建设体制机制及相关管理办法。

如何产业联动塑造品牌,推动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民革辽宁省委建议,加快推进水产品精深加工。加大新技术开发,利用现代生物、工程、信息等技术装备加工业,发展水产品加工项目建设,提高海产品附加值。积极推进公共品牌认定,加大品牌保护,推进我省海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形成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知名商标。

“加强海洋牧场顶层设计,合理布局全省海洋渔业发展,综合区位优势、海域生态类型、渔业资源特点和渔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科学规划适宜于开展海洋牧场建设的水域滩涂,合理确定建设区域、类型和规模,统筹安排好海洋牧场建设空间布局。”民革辽宁省委建议。